8400尾鲥鱼苗“落户”江阳
6月17日凌晨2时许,8400尾珍稀鲥鱼苗在江阳区江北镇特种水产养殖协会、泸州福马农业公司成功“落户”。
江阳区自2021年初启动了长江“三鲜”(河豚、鲥鱼、刀鱼)之一的鲥鱼养殖试验。通过省科协牵线、中国农技协推荐,江阳区科协组织江北特种水产养殖协会、福马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前往江苏、福建等地考察学习鲥鱼养殖,最终确定从苏州鱼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鲥鱼试验。江北特种水产养殖协会在市科协和江阳区农业农村局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建成了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泸州市第一个智能化管理大棚恒温鱼池。去年10月,江阳区科协邀请中山大学兼职教授、“鲥鱼养殖之父”刘青华博士到江阳区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试验基地规划、建设标准化养殖环境。
从去年12月起,江北特种水产养殖协会、福马农业公司两个鲥鱼试验基地着手开展鱼塘清理、设备添置、灭菌消毒、水质监测等工作,为鲥鱼苗引进养殖作准备。6月15日上午,刘青华带领团队到江北特种水产养殖协会、福马农业公司查看试验基地水质、水温等情况,为迎接鲥鱼苗到来做最后准备工作。6月16日晚9时,来自苏州鱼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8400尾鲥鱼苗准时空运到达重庆江北机场,经专车运输于17日凌晨2时到达试验基地。此时水温23度左右,正是投放鲥鱼苗的好时机。为确保试验成功,刘青华博士亲自动手投放鲥鱼苗。
下一步,江阳区科协将与刘青华博士团队一起,持续跟踪鲥鱼养殖情况,确保试验成功。
据悉,鲥鱼又名迟鱼,产于长江下游,素誉为江南水中珍品,为中国珍稀名贵经济鱼类。继扬子鳄、中华鲟、白鱀豚、胭脂鱼之后,鲥鱼也遭遇种群危机。鲥鱼具有个体小、生长速度慢等特征,不能离开水面,出水即亡,营养价值极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