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专栏>全面推行河长制>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农村污水变清流 乡村振兴展新颜 泸州市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来源:泸州生态环境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5-21 10:31 浏览次数: 【字体:

村内粉墙黛瓦、道路平坦宽敞、河流澄澈静谧,家家户户门前整齐有序……在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村,沿着宽阔平坦的道路,秀美的乡村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一美好景象,离不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带来的成效。

2f9d46a4b1854379aab96099ef9cf4ca.png

走进董允坝村晏石坝污水处理站,氧化池中不断传出细微的“咕噜”声……董允坝村每天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被集中输送到污水处理站,经过化粪池、格栅调节池以及改良生物接触氧化池等一系列处理流程,最终转化为用于灌溉农田的“活水”。

董允坝村晏石坝污水处理站的建成,让董允坝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曾经污水直排、房前屋后污水横流的场景一去不复返。现今,一条条污水管网架设到各家各户,将居民厨房、卫生间产生的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村庄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

良好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泸州市制定实施《泸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推进方案(2023-202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方法》,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治理模式,细化部门职责,强化财政、自然资源等要素保障,规范设施运维监管。

为确保农村污水能够被有效收集和集中处理,泸州市因地制宜采取农村生活污水“三结合”治理模式,通过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三格式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或纳入城镇管网等方式,“十四五”期间,全市新改建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0余处,46个常住人口600人及以上聚居点农村生活污水均得到有效处理。截至目前,全市83.5%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管控)。同时,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试点,每年按比例选取行政村实施“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梯次有序推进农村污水治理。

据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科负责人介绍,2025年全市将投入财政资金1335万元进行3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建设完成后将有力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减少因水污染引起的各类健康和环境卫生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乡村振兴建设。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