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水库后扶项目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2025年新年伊始,在泸县2024年中央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项目各个工地上,施工人员紧张有序作业,全力冲刺项目扫尾工作。
“泸县2024年中央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项目,自2024年10月开工以来,我们加强监管,加快项目建设,已经安装灌溉管网26.24千米、整治山坪塘等小型水源点4个、新建提灌站3座,建设标准化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10.85亩,修建产业道路730米,建设产业配套电力基础设施1处,完成整体形象进度95%,预计在春节前能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泸县水利技术推广中心移民后扶服务站站长熊炜介绍。
近年,泸县围绕打造美丽幸福移民新村、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结合移民生产生活设施“短板”问题,统筹规划建设,泸县2024年中央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项目安排水库移民相对集中的玄滩镇和毗卢镇2个镇15个村实施,总投资848万元,主要实施小微水利工程建设及维护、高效节水灌溉、产业配套公路及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受益人口9900余人,其中移民人口895人。
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泸县水务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工作专班,认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四川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建设监理、项目验收等制度,全面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保障了项目高效有效推进。
“黄坭村全村有2710亩水稻田,天干年农业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新建提灌站1座,铺设生产灌溉管网5条2.5千米,建设闸阀井、排气阀井、排泥阀井等管网配套设施,机泵一打开,水就从龙溪河抽到田间地头了,快捷又方便!”玄滩镇黄坭村党总支书记严绍琼介绍。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累计安装生产灌溉管网26.24千米,整治山坪塘等小型水源点4个,新建提灌站3座,可恢复灌溉面积8550亩,粮食可增产20万余公斤,解决了项目区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通过项目的实施,保障项目区粮食生产,助力了移民产业升级发展。在玄滩镇涂丰村柑橘产业园,建设了高效节水灌溉管网系统,配套设置了加压泵站、砂石过滤器、加药池、肥水一体化水池及管网设施,实行微喷灌方式,促进了节约用水,可保障园区内200亩爱媛和沃柑的灌溉用水,估算柑橘产业园年产量可达12万公斤。
“在移民后扶等涉农项目的支持下,对流转的土地田块进行了调整,完善了虾沟和排水沟、田间生产便道和供水管网等设施,发展了标准化稻虾综合养殖235亩。现在如果田地缺水时就可以从龙溪河抽水上来,水源有了保障、丰收就有希望,估算今年稻虾综合种养可实现产值180多万元。”玄滩镇黄泥滩村稻虾养殖大户刘毅对今年的稻虾种养殖产业充满了期待。
发展稻虾养殖产业,可提升稻田利用价值,让田间收益实现最大化,是泸县近年大力推广的新兴农业产业。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在玄滩镇、毗卢镇项目区新建标准化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10.85亩,助力群众增产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为打造美丽幸福的移民新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 (泸县水务局 夏廷贵)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